問題
貴州錦豐礦業有限公司選廠所處理的金礦石屬微細浸染型難選金礦,是世界范圍內有名的難處理卡林型金礦床。錦豐公司是國內黃金行業為數不多的擁有排放許可的黃金生產企業,擁有較為完備的環保處理設施,采用因科法破氰、鐵鹽除砷、微生物去除硫氰酸鹽和氨氮、尾礦庫內應急處理、鐵鹽-因科法應急處理等工藝對炭漿尾液進行處理后外排。
錦豐公司選冶除氰工藝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Inco法破氰工藝對氰化工藝產生的鐵氰絡合物處理效果不佳,CNT出水指標不能穩定達到排放標準。
2.整體環保處理工藝較長且繁瑣,增加了處理工藝指標控制難度,各工藝段指標出現異常會形成連鎖反應且處理成本較高。
3.因氰渣性質不穩定企業面臨交付環境稅壓力巨大。
方案
在碳浸車間和溢流洗滌濃密機間的空地上新建一個完善的除氰系統,優化除氰藥劑添加系統,采用新的除氰工藝,使除氰效果滿足環保要求,降低后續硫氰根處理的壓力,通過采用新工藝除氰,降低生產成本。
創新
1.高濃度(亞)鐵氰絡合物沉淀及固定化、穩定化技術。
利用生物氧化液中濃度>1×104毫克/升的鐵離子及其他重金屬離子,與(亞)鐵氰絡合物形成共沉淀,通過控制合適的反應pH值使沉淀物與礦物發生吸附、共結晶,實現沉淀物質的固定化及穩定化,不會反溶造成二次污染。
2.高濃度砷沉淀及固定化、穩定化技術。
利用炭浸礦漿中高含量鈣及其他礦物及生物氧化液中高濃度鐵,通過控制反應條件使反應pH值逐步升高,使砷以穩定的晶態砷酸鐵形式沉淀并和氫氧化鐵形成共沉淀,以保證砷沉淀物長期堆放穩定,對環境無害。
3.高效降氰技術。
本技術與傳統氰化物治理工藝相比較,具有反應快速(反應時間僅需30分鐘),操作簡單,處理效果穩定,達標率高的優點,快速的反應時間實現了整個設備的節能減排。
4.采用多級串聯、負壓治理工藝,保證了礦漿治理工藝穩定運行,無“短路”現象出現,大大降低了動力消耗。另外,所有核心反應裝置處于負壓區,防止突發情況氣體逸出造成安全及環境影響。該設備不僅用于氰化尾礦漿治理工藝,而且還可以用于含氰廢水以及其他處理工藝,在此可體現出該新型反應器的通用性能,而且可以保證整套工藝在氰化尾礦漿組分發生變化時可利用其他應急工藝對氰化尾礦漿進行處理。
效果
各項生產技術指標表明新技術處理效果好、反應速度快、效果穩定,綜合治理后氰渣可穩定達到《氰渣規范》(HJ 943-2018)尾礦庫處置的要求,外排水總氰化物及砷指標可穩定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要求,減輕了錦豐公司的環保壓力。新工藝技術實現了以廢治廢的原則,大幅降低了處理成本,現階段炭浸尾礦漿無害化(脫氰)處理藥劑成本為18.14元/噸(金精礦),較未改造之前藥劑成本70元/噸(金精礦)低51.86元/噸(金精礦)。按照每天處理500噸金精礦計算,每年能為錦豐公司綜合節省藥劑成本約1000萬元。